摘 要: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課堂四十分鐘的利用效率如何,大大影響初中生的語言學習水平。而現階段大部分的英語課堂缺乏語言環境,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十分關注的就是怎樣才能從實質上優化教學、提高初中生學生英語的效率,能從實質上增加初中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情境教學法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方法,既符合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的英語教學理念,又有利于對初中生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 教學; 情境教學法; 初中英語;
1、 傳統英語教學法存在的弊端
在傳統英語教學法中,大部分理論都主張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占主要的地位,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初中傳統英語課堂中,部分英語教師只重視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簡單的語言知識,脫離了語言交際;英語學習主要以機械性的背單詞、背句型、背語法為主,大部分初中生學習英語都是為了應付教師與家長,由于沒有情境學習,學得快忘得也快。
2 、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內涵
情境教學法的語言理論基礎是英國結構主義語言理論,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其核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在情境教學法的課堂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準確的情境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情境教學法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相比于類似于“灌輸式”等教學方式,這種情景教學法更加生動,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是中學生英語教師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情境學習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語言學家布朗、柯林斯與杜吉德等。
3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1、 情境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在語言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初中生對英語課堂產生了抵抗情緒。所以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要努力致力于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從應試中解放出來,學生才能真正主動學習,享受學習。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運用多變的上課方式,學生在充滿自由的環境中輕松掌握英語知識點,學習興趣一定也會大大地增加。
3.2、 情境教學有助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
英語教學大綱標準規定,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綜合使用語言的能力,交互式情景教學要求英語老師為學生組織各種形式的英語交流。例如英語演講比賽、情景對話、唱英文歌曲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為英語課堂注入新鮮活力,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愉快輕松地學習語言知識,又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3 、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是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他能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更加專注,學習效率更高,對知識的掌握也更扎實。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要依靠大量的知識進行背誦,記憶掌握知識的方式極大損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直觀情境、用故事創設情境增添課堂趣味等。
3.4 、情境教學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逐漸得到提高,在初中階段,教師必須確保學生的指導重點是學習方法和學習意愿的形成,教師應鼓勵學生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情境教學法具有趣味性、直觀性、生動性,可以把枯燥的語言知識與逼真的語言環境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運用空間,把枯燥的學習變活潑,這種情境教學法與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對應,有利于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中。
3.5 、情境教學法能夠陶冶情感凈化心靈
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會為學生準備大量的圖片、視頻、游戲、音樂等幫助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之中。比如一首簡單輕快的英文歌曲就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不僅可以調節英語課堂的氣氛,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學生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在枯燥緊張的學習中放松情緒。
4、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4.1、 生活展現情境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老師要努力把英語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加以聯系。或者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觀察,除了在教室內,黑板上講解知識,教師更應該帶著學生貼近自然,在學生眼中展示美麗的自然景色,以此讓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話題大多選材于生活如天氣、朋友、動物、節日等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家庭實際息息相關的主題。僅僅依靠英語教師口頭傳授知識,遠遠不能讓學生感知語言,無趣的英語課堂也會讓初中生對英語產生強烈的抵觸。教師要幫助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模擬成真實場景,或者讓學生親身接觸體會生活。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教材Unit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帶學生去英語課堂制作香蕉奶昔,這不僅使學生容易獲得知識,而且還通過類似的活動,培養學生了解生活知識,實際操作能力也有所提高。通過食物制作的過程,學生也能認識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形式多樣的課堂游戲也是英語教師不錯的選擇,例如,在單詞教學中,可以舉辦記憶單詞比賽,在競爭性的情境中進行教學,通過游戲使教學更有趣。
4.2、 實物演示情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口述知識難免會造成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教師可以采用真實的物品充當教具,將課堂內容生動形象地與真實物品相結合,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與具體實物聯系起來,把抽象的書本知識具體化,幫助初中生為枯燥的課堂增加樂趣。例如,在七年級英語教材中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課,教師讓學生把不同的水果帶到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新單詞時在大腦中與真實的水果進行聯系比對,幫助學生快速記憶新詞匯并進行熟練的應用。實物演示,教師向學生展示和描述一個物理對象,最終達到語音記憶。例如在教食物時可將真實食物帶入課堂中,所以當學生看到物體時,他們自然會知道單詞的中文意思,最終形成記憶。在實物演示法中,教師一邊示范一邊描述,學生也邊看邊學。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試聽結合,簡便易行,生動形象。
4.3、 圖畫再現情境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圖畫是展現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片將課堂教學內容形象化。教師可以借助簡筆畫、貼紙或者借助互聯網搜集一些圖片、視頻等再現語言情境。大部分初中生心理認知發展仍不夠成熟,認識的事物不夠全面,想象力有限,可能會對教材中的一些語言內容比較陌生,所以教師通過圖畫再現語言情境,把語言內容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課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湯姆索亞相關的短視頻或者通過漫畫再現故事情節,圖文并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故事情節,掌握全文主旨。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提高專業能力,如繪畫、剪紙等,將這些技能應用于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漫畫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知識,例如在七年級my family這一課,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單的“family tree”用簡筆畫畫出“mother father grandpa grandma”的肖像,這樣學生就會將語言知識和自己的家人相結合,幫助記憶新詞匯句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where are you going?時,可設計人物和幾處地方如電影院、學校等,將它們勾勒成幾幅簡筆畫,通過提問與回答或講故事的形式反復練習此知識點。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材中提供了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漫畫在英語教學中也十分重要,我們要充分巧妙地運用好這些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與語言知識進行結合。
4.4、 音樂渲染情境
歌曲具有優美的旋律,以歌引趣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在上課之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唱英文歌曲導入教學或者以一首與課堂主題相關的歌曲結束課堂如在教My friends這一節課中,教師以歌曲Friends作為導入環節,讓學生邊做簡單的動作邊唱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領略新知識,鞏固舊知識,而且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一個寓教于樂的好方法。初中生面臨中考的壓力,優美的音樂可以幫助英語教師以良好的心情進行接下來的語言教學,此外,英語歌曲也有助于練習發音,如教師可以利用英文歌曲幫助學生糾正發音,鍛煉連讀等能力。
4.5、 表演體會情境
情境教學法中的表演有兩種,一是角色進入,二是角色扮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會對書本知識產生親切感,有利于更快理解知識。教師運用表演讓學生了解情境也是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和同齡人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讀對話,模仿等形式大聲朗讀,積極表演進行語言交際,而不是單純的詞匯、句子的機械記憶。實踐證明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學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通過表演,學生不僅可以積極參與課堂,還能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鞏固語言知識。在初中階段,學生接觸英語交際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英語課堂上的語言輸入和課堂參與度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該用學生表現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此外,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學生可以把所學句型、詞匯進行加工,運用到生活中。
4.6、 語言描述情境
英語教師如何描述語言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語言描繪情境類似于傳統的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語言表達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式。教師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的方式更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新一輪課程標準改革以來,英語課堂中傳統的講授方式遭受多數教師的否定和批判,但是在語音、語法等方面的教學中需要教師進行語言描繪與講授。這種方式易于操作,通過教師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描繪講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傳授知識,教師控制所傳遞的語言知識,而中學生則盡快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單位時間的效率較高。情境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之處,因為情境教學法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計劃中為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準備多種類的教學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浪費時間和金錢,由于初中英語教師用較長的備課時間教授更多的班級,導致英語教師有很大的工作壓力。情境教學法過于強調語言形式和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是由于現實可用資源和條件有限,英語教師只能為初中生提供有限的學習情境,因此,在初中階段英語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廣大英語教師為了完成學校和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教師無法完全實施情境教學。
5、 結語
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培養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情境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師滿堂灌的消極教學模式,通過利用實物、圖片、游戲等輔助教學方式賦予了課堂結構以新的生命,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充分發揮主體地位的有效手段。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的角色由被動合作向主動參與轉變;教師的角色也由領導型向引導型轉變。向學生學習的方向發展,情境教學法不僅讓課堂變得有朝氣,也讓學生產生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因此,情境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而且對新入職的英語教師也有一定的幫助,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教學技能。我認為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雪.情境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1):132-132.
[2] 吳曉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情境設計與評價[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97-9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適用修訂版)[Z],2000.
[4] 周流溪.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