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素質的高低與學生學生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本文以安順學院為例,從學生工作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談談個人對學生工作管理的想法。
關鍵詞: 輔導員; 素質; 學生工作;
1 、前言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培養學生質量關鍵取決于學生自身的素質,同時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學校管理得好,學生可能是很好的人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管理不當,也可能是“人才”,他將為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比如,犯罪、涉黃、涉毒等,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對國家、社會和學生個人都肩負著相當大的責任。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1]。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有權利和義務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2]。只有青年人理想堅定,有擔當、有作為,中華民族就有希望,國家就有前途。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則是寄托在所有老師的身上,需要老師具有敢擔當、愿擔當、勇于承擔為國家的前途、為民族復興的大任培養新時代人才的精神。要培養新時代的人才,對學生影響最大且接觸最多的應該班主任、輔導員。因此,做為一名輔導員怎樣才能夠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結合自身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談談個人想法。
2 、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高等學校培養學生的質量關鍵在于學生的就業和升學情況,這些數據也是國家用來衡量各個學校招生情況的,就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簡述一下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2.1 、學生管理隊伍的參差不齊
學生工作主要牽涉到學生的各個方面,稍有失誤可能會被學生所誤解導致不好的事件發生,毀掉學生或老師的一生。老師處理學生的問題和理解相關文件的程度是不一致的。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以及不同的學歷層次,老師間的素質差別較大,導致在教育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的想法。以安順學院為例,在各個二級學院的學生管理隊伍中有碩士研究生歷的,有本科學歷的;有專職輔導員,也有兼職輔導員,但是大多數是兼職輔導員;有認真工作的,也有受到大環境影響而隨便應付工作的;有真正喜歡輔導員工作的,也有部分是為了學校的工作而暫時的。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雖然為學生工作人員考慮,但是很多問題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大家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把學生進行“放養式”的管理。其次,在學生工作隊伍中,班主任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所有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導致很多工作基本都是輔導員完成。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面臨各方面挑戰,對輔導員應提出更高的要求。
2.2 、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
生源質量的好壞是學校學風建設的關鍵,好學校的學生成績較好,進校后可能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我們學校面向全國二十多個省份招生,但是主要生源還是貴州省內的。與相對發達地區的學生來說成績還有一定的差距,在省內的招生當中基本都是上線去不了好一點學校的學生報考。
2.3 、學校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影響
學生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人員的素質、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由于環境的限制,事情做多了犯錯的幾率就高、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學生就會不樂意,導致部分人員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里,得過且過;由于學校每年都要對輔導員進行年終目標考核,學生有30%的打分權利,管理人員需要得到優秀,就必須牢牢把握這30%,所以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態度。
2.4、 社會環境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影響
大多數學生都是成年人,他們也接觸到社會,在社會上有些不純凈的東西在部分學生中有所體現。比如網絡信息化所帶來的不良信息,網貸、學生本身的心理問題等。學校本身是一塊凈土,由于他們沾染了不純凈的東西后可能會把部分較為單純的學生引入深淵,導致沒有控制力的學生的學業可能半途而廢。就目前來說,很多學生小時候是隨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的人文關懷以及其他教育較為欠缺,很多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而導致學生質量的參差不齊。這個因素是由于學生的原因很難改變導致管理起來比較困難。
3、 對學生工作的思考,提出以下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作為學生工作管理者應該想辦法進一步避免不該出現的問題。
3.1、 學校應建立健全制度,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校風
高校是大學生的家,這個家與成員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因此,老師、學生與家之間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來規范和約束成員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學校有相關的文件,使學生在校之間遵守校規校紀,在德智體等各方面均衡的發展。對學校的評獎、評優、學生入黨等需要公平公正,使一些思想覺悟較高的學生帶動相對較差的學生,使他們在全方面都共同進步,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習風氣,維護學校的教學秩序,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這就需要學校根據國家政策出臺一系列相關文件,二級學院也要根據國家、學校文件擬定二級學院的文件。只有先從制度把學生關進籠子里,否則我們的高校教育教不出好的學生。
3.2 、老師應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引導
由于學生對社會的判斷力不足,很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所詬病,因此,不管是學生工作管理者還是普通教師應該在學生思想道德方面起到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在課堂上避免不當言論。由于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可能會受到社會和家里一些不良風氣和道德的影響,已經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比如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在宿舍、教室以及公共場合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等現象,這些不好的現象需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大學老師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成長。學生的不誠信,在利益面前任何事情都可能會做得出來,比如,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的造假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班主任和輔導員起引導作用,慢慢的感化他們,使他們踏出學校的校門以后能夠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別人、感化別人,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老師在學生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一線學生工作管理者,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指導人、思想上的引路人。通過平時一線學生工作管理者對學生的觀察、談話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生相關的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輔導員和班主任應該在實踐活動、召開主題班會等方面有針對性的、正確的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的關注,正確的評價時事熱點。
3.3、 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學生管理隊伍
班主任、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3]。因此,大學階段是培養學生“三觀”的關鍵時期,高校需要把培養大學生的擔當精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多為黨、國家、社會培養具有擔當精神的有用人才。學生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培養的學生的素質,他們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只有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他們才能夠很好的去教育學生,他們才可能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培養。但是怎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素質,這就需要領導們了解工作人員的需求和現狀,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深造,使他們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在滿足他們需求的時候不忘給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要從思想、政策、人才培養以及機制體制等方面采取較為有力的措施,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要體現在輔導員隊伍具有敢于擔當的精神,愿意為國家、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其中主要體現在輔導員是否有責任意識,這是自愿、自覺的一種精神表現,一切以國家、學校以及學生的利益為重,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來認識自己工作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把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轉化為一種自覺意識。
3.4 、嚴格管理學生
古人曰:嚴師出高徒。我認為學生管理工作的落實主要在于對學生的嚴格管理,但是在嚴格管理之前必須要有學校的制度作為保障。首先,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雖說大學生基本都是成人,在現階段社會的影響下,有一部分學生還是身體成熟而智力不成熟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嚴格的管理;其次,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有利于學風的建設。以目前我校的學風來看,就算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進來,在自己沒有自控力沒有老師的嚴格管理之下,要不了多久可能就會變成大家都一樣,到考試的前兩周進行突擊或者是在考試的過程光顧一下別人的成果就有可能很順利的通過期末考試。
3.5、 改革學校對輔導員、班主任的考核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學校對對輔導員、班主任的考核分為領導、教師以及學生打分分別占40%、30%、30%,領導打分是對下屬工作的認可度,教師打分是對同事工作的認可情況,而學生打分主要是體現班主任、輔導員對班上工作的責任以及對學生的關心情況。打分雖然不能夠保證百分百公平公正,相對認真負責的人打出來的成績相對公平公正,但是學生打分占30%,這個打分值得商榷,因為學生在某種情況下還有沒有正義之分,是否以主觀意志來打分呢?能否將該項分作為參考?如果是因學生以主觀意志打分,可能會傷及認真做事情的老師也可能對不負責的老師給以鼓勵。
綜上所述,學生管理工作是良心活,有良知的人可能會認真的做,否則,得過且過。這就需要學校有完整健全的制度,對老師和學生都有保障。在制度保證的情況下需要領導多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所考慮,對個人、家庭的人為關懷,認認真真的做好工作。在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學校、教師應該把“三全育人”納入學校的考核機制,把學生培養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
[2]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6.
[3] 新華網.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5-2] http://www.xinhuanet.com.cslg.naihes.cn/2018-05/03/c_1122774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