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期的改革發展,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設的有效開展。事業單位在內控管理建設中,著力推進內控制度建設符合發展需求。面對新的改革環境,事業單位要堅持以內控制度建設為抓手,深化改革發展成效。文章立足內控管理研究,分析了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切入點,從強化內控意識、優化內控環境、完善內控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與完善的策略。
關鍵詞: 新時期; 事業單位; 內控制度;
1 、前言
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內控管理為抓手,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建設,是從改革發展視角,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從實際來看,事業單位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新階段,內控管理制度的系統化建設符合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內控制度及建設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在完善的內控管理機制中,優化財務管理環境,為事業單位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因此,文章立足對內控制度建設研究,就事業單位如何深化內控制度建設,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2 、新時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面對新的時代環境,以改革為導向的內控制度體系建設,是事業單位面向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內控制度建設是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內控效能的有效構建。因此,從發展的維度而言,事業單位著力于內控制度建設,是財務管理科學優化的重要保障,更是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具體而言,新時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表現為以下三點。
2.1、 內控制度建設是財務管理科學優化的重要保障
財務管理的科學實施,是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重要內容,強調要在完善的內控制度體系中,規范財務管理流程、形成財務管理制度,在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中,提高財務管理質量,這符合事業單位發展需求。首先,事業單位要轉變內控管理與財務管理相脫節的情形,在系統化、科學化制度建設中,將內控管理作為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其次,財務管理的科學優化,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之上,以制度為載體,推進財務管理的制度化建設。
2.2、 內控制度建設是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
改革是事業單位當前的發展重點,也是內控管理建設的重要時期。在事業單位改革發展中,內控制度建設的有效開展,能夠從制度化管理出發,提升改革發展動能,為事業單位內部有序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因此,內控制度建設的持續推進,是促進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能夠從深化管理制度構建、轉變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體系,這符合新時期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需求,充分體現出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2.3、 內控制度建設是規范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抓手
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在內控制度建設中,對事業單位發展提供規范化的內部管理環境,這符合新時期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一方面,事業單位要堅持以內控制度建設為導向,對單位內控管理流程、內容等要素進行優化與調整,在高效的內控管理建設中,形成良好的管理成效;另一方面,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需要在規范化的制度體系中運行,特別是內控制度建設的推進,能夠更好地夯實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條件,從規范化改革與發展中,推動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因此,內控制度建設是規范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抓手,應在發展的維度中創設良好的內控條件,適應改革發展新環境。
3、 新時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問題
當前,事業單位在內控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效,為深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內控制度建設也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內控意識不強、制度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對內控制度建設的系統性、持續性推進,形成直接影響。因此,從問題審視出發,其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3.1、 內控意識不強,缺乏內控制度建設環境
內控制度建設是一個系統過程,良好的內控意識是促進內控管理行為的重要前提。但是,一些事業單位對內控管理缺乏正確認識,內控意識不強,導致了內控制度建設被動的工作狀態。一是內控意識不強,缺乏內控管理思維,在組織開展到工作落實等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內控制度建設;二是內控管理環境欠缺,內控管理缺乏足夠重視,內控制度建設的尷尬地位,影響到內控制度建設的實效性;三是內控制度建設主動性不強,缺乏目標導向,這也是內控制度建設實效性不足、進程緩慢的重要原因,應引起重視。因此,內控制度建設應貫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等全過程中,在內控意識的不斷提高中適應發展環境。
3.2、 制度體系不完善,缺乏全面制度建設
內控制度體系的建設,應注重制度的系統性與完善性,這是保障內控制度效能的關鍵所在。一方面,一些事業單位內控制度體系不完善,在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等領域,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內控管理效能不足;另一方面,內控制度建設缺乏全面性,內控制度執行效率低,存在“打折扣”等情形,削弱了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作用。當前的改革環境,要求事業單位在內控制度建設中,形成良好的內控效能,而內控效能的不足,與全面制度建設缺乏直接相關。因此,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要在完善制度體系層面,全面推進制度建設工作,形成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內控制度體系。
3.3、 監督管理不到位,內控考核機制不健全
監督管理作為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內控管理落實到位的內在需求。但是,一些事業單位缺乏監督管理機制,特別是內控考核機制不健全,對內控管理效能的形成造成了較大影響。首先,監督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監管制度,缺乏監督管理效能;其次,內控考核機制不健全,缺乏考核激勵效果,不利于內控制度建設有效推進;最后,責任意識不強,對內控制度建設缺乏明確的責任領導,導致工作隨意性大、組織領導力不強,影響內控制度建設質量。因此,在內控制度建設中,要審視當前監督管理不到位的突出問題,在不斷健全內控考核機制中形成管理效能。
4、 新時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完善策略
面對新的改革環境,事業單位要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在以改革為抓手的發展背景中,要堅持以內控制度建設為核心,通過強化內控意識、優化內控環境、完善內控體系等方面,全面推進內控制度建設,夯實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基礎,符合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在筆者看來,新時期的改革環境,要求事業單位要從問題出發,在內控制度體系的構建中,形成高效的內控效能,這符合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具體而言,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4.1、 強化內控意識,完善內控建設環境
事業單位要從發展的角度,轉變傳統內控管理思維,在內控制度建設中,提高主觀能動性,全面落實內控制度管理工作。一是轉變思想,提高內控管理地位,在內控制度系統化建設中,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二是強化財務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以滿足內控制度建設需求;三是轉變被動的工作現狀,在提高思想認識中,積極參與內控制度建設,形成內控建設的良好內部環境,這對于全面推進內控制度建設、形成內控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從內控制度建設環境的優化中,轉變思想認識、強化內控意識,為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此外,內控制度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良好的內控意識中,提高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內控建設環境。
4.2 、完善內控體系,提高內控制度效能
內控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需要在系統化工作中,不斷提高內控制度效能,為新時期事業單位改革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首先,針對當前內控制度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要立足內控各環節、各要素,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體系,以更好地提高內控管理效能。特別是在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等環節,要強化管理制度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其次,大力提高內控制度執行效率,能夠在高效內控制度建設中,發揮內控管理效能,服務事業單位改革發展;最后,注重內控制度效能的提高,在內控制度建設的有效推進中,形成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保障內控管理在事業單位管理建設中的作用。因此,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完善,需要注重內控體系及效能的提高,更好地服務事業單位改革發展,這是推進內控制度建設以及形成內控管理效能的重要保障。
4.3、 健全監督管理,完善內控考核機制
事業單位在內控制度建設中,要落實好監督管理工作,完善內控考核機制,形成良好的內控管理條件。一是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特別是在內控制度建設中;二是要明確內控制度建設職責,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全面落實內控管理建設工作;三是要完善內控考核機制,并將考核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在正向激勵中提高內控考核作用。如將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定等的重要依據,將考核作為財務人員個人發展的重要反映,形成良好的內控制度建設環境。因此,事業單位要堅持以監督管理為抓手,通過不斷完善內控考核機制等措施,全面推進內控管理制度建設。
5 、結論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要在新的發展維度,著力推進內控制度建設,為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文章研究中,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取得了諸多實效,也存在諸多問題,在問題審視中,要通過強化內控意識、優化內控環境、完善內控體系等措施,全面深化內控制度建設,形成管理效能。當前,事業單位改革正處于新的階段,通過構建完善的內控制度體系,能夠從制度化建設出發,通過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機制,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發展,適應新的時代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趙晨綱.芻議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J].商情,2019(12).
[2]孫靜.加強事業單位內控建設推進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6(34).
[3]陳建明.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J].經貿實踐,2018(21).
[4] 吳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J].商品與質量,2018(10).
[5]滕靜.論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J].經貿實踐(旬刊),2018(10).
[6] 熊研芯.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