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作用下,我國國內的果樹種植行業有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然而,果樹病蟲害也隨之加重,病蟲繁殖速率加快,其種類經過多次異變,已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使得果樹在種植和生長的過程中頻繁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為了減少病蟲害對果樹產量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果農開始對果樹使用化學藥劑,雖然這種方式可以達到理想的殺蟲效果,但是長久使用下來會對果樹以及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目前,我國的果農在管理果樹的過程中過于依賴農藥,且使用方式普遍不符合相關標準,對其經濟效益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基于這種現象,相關工作人員要將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于大量使用農藥而造成的污染問題加以足夠的重視,并找出相關的治理方法,從而推動我國果樹種植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 果樹; 病蟲害防治; 農藥使用; 治理方法;
1、 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農藥污染的主要弊端分析
1.1、 農藥會對產出的果品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通過閱覽大量的研究數據可以得知,我國果農在種植果樹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農藥殘留超出相關標準和規范的情況。當前最為嚴重且普遍的農藥殘留物質為含有碳-磷的有機化合物以及菊酯類農藥,這些化學物質會在果樹上殘留較久的時間。到目前為止,我國具有劇烈毒素的農藥種類在我國農藥使用總量中的占比已然遠遠超出50%,這些化學物質殘留于果樹、果品以及種植園周圍的環境當中,尤其是在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的偏遠山村,高毒品種農藥的殘留物在果園中更是隨處可見。
1.2 、農藥會對果樹造成嚴重損傷
在向果樹噴灑農藥過后,一些不良的農藥殘留物質會附著于果樹的枝干、葉片或者果實表面,而一些較為特殊的農藥殘留物質則會直接滲入果肉當中,在果實、果樹內部發生反應,游走于果樹本體,大量滲入果樹的器官之中,使得果樹本體發生病變。農藥殘留物質會對果樹造成嚴重的污染,削弱果樹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從而延長果實成熟的時間。農藥殘留過于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果樹的葉片發生病變,出現發黃與脫落的現象,果實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形變以及掉落的狀況,果樹的成長條件受到嚴重制約,甚至極有可能出現果樹死亡的情況。
1.3、 農藥殘留物質會污染水源、空氣以及土壤
在向果樹噴灑農藥的過程中,一些農藥會灑落到地面以及土壤當中,果農經常會對果樹進行灌溉,加上降雨的影響,一些在土壤中殘留和滲透的農藥會隨著水流進入附近的河流或者水塘等位置。此外,在施放農藥時,一些較為細小的農藥分子會被風吹動,在果園附近形成不良的空氣循環。另外,還有一部分農藥在滲入土壤當中后,會殺死土壤當中對果樹有利的微生物,造成土壤的肥力流失,對于果樹的健康生長有著不利的影響。
1.4 、農藥殘留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由于農藥的施放,果園中常常會形成不良的空氣循環系統,在此過程中一旦有人體置身其中,會通過皮膚滲透、呼吸系統吸入以及消化系統等途徑侵入人體,人體內的農藥殘留物質即使在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體造成致命傷害,然而,一旦這些農藥含量積累到一定標準,使得人體難以負擔,就會打亂人體的正常工作狀態,使人體機能失去控制,發生病變,對人體的健康狀況造成極大的傷害。
1.5、 農藥的施放會對生物鏈條造成嚴重的破壞
為了將害蟲盡數清除,果農經常會采取大肆施放農藥的治理方法,然而,雖然農藥可以消除大量威脅果樹健康的害蟲,但是相對的,一些益蟲也會隨之被殺死,在農藥廣泛使用的情況下,大量的害蟲對藥物的抵抗力逐漸增強,然而益蟲卻大量被消滅,使得生物鏈條遭到破壞,害蟲由于缺少天敵而大量繁殖生存下來,打破了果園的生態平衡。
2 、針對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農藥污染問題的防治措施探討
2.1、 要不斷強化對果園的管理工作
重點增強對果園的管理工作,可以為果樹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有效提升果樹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除此以外,還可以有效抑制害蟲的生長和繁殖,對病蟲害加以控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在對果樹進行栽培和繁育的過程中,要使用健康、壯實且沒有病蟲害的繁殖苗木以及材料,從培育的第一步開始防治病蟲害,并且要實時開展對苗木的檢查和防疫工作,盡量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病蟲害傳播的事件發生。
其次,要重視對果園環境的清理工作,從多個角度制定清理規劃,要及時清理干凈病蟲殘存的軀體,將果園內多余的雜草加以清除,將可能會受到病蟲轉寄的植物清除干凈,防止病蟲害的第二次爆發。
再次,要強化對果園的管理工作,增強果樹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果園管理工作的優劣對于果樹的成長與健康狀況有著重要的關系,與病蟲的危害程度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對果園的管理過于松散,則會導致果園內雜草叢生,與果樹爭搶養分,導致果樹生長速度減緩,嚴重削弱果樹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產生嚴重的病蟲害泛濫現象。因此,在對果園進行管理時,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視果園管理的各個環節,例如肥料施放、水分供給、雜草清理、修理苗木等,加大對果園各個環節的工作強度,為果樹創造良好的成長和繁育環境,使病蟲處于一種十分不利于其成長和繁育的境地,從而有效的防治果園內的病蟲災害。
最后,要重視對果園病蟲害的檢查工作,并加以準確的預測,果園要不斷改善自身的發展條件,聘用專業人士實時對果園樹木的成長情況以及病蟲害的嚴重程度加以監察和檢測,并總結其中的發展規律,對病蟲害的發展勢頭加以預判并及時反饋給工作人員,提前做好病蟲害應急規劃方案。
2.2、 要針對農藥使用方式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標準
我國的果樹種植行業想要保證持續、穩定的發展,就要對農藥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相關部門在對農藥進行管理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考慮:第一,要對禁止使用的農藥種類加以歸類并列舉出一個清單,嚴格監督和控制這些農藥在市場當中的販賣情況。第二,相關管理部門要對各種農藥的使用方式和規范明確的加以列舉,并形成一種標準,其中要細致的提及農藥適合使用的農作物、防治的蟲類、使用方式以及適用的氣候條件等,防止由于農藥施用人員錯誤用藥而對果園的生態平衡以及環境狀況造成破壞。第三,要重視更新以往不堪使用的農藥施放工具,重視宣傳科學的噴灑方式和儀器,避免由于農藥施放面積過大而造成空氣循環質量下降的現象出現。
2.3、 重視宣傳生物、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
相關人員在管理果園的過程中,要重視采用生物、物理等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盡量避免使用農藥來清除害蟲和病害,避免由于農藥施放過多而對果園環境造成污染的現象產生。
所謂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指的是通過害蟲的天敵,例如真菌、細菌等微生物來誘惑和殺死果樹中的病菌。合理的使用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能夠有效緩解農藥為果園帶來的污染情況,為果園種植企業減少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投入的資金成本,并且不會對果園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對人體以及附近的家畜影響作用較為微弱,與此同時,果園內的病菌對藥物的抵抗能力也會有所減弱。在果園中放入一定數量的病蟲天敵,并對這些天敵的繁殖數量加以合理的掌控,防止出現意外災害,從而達到防治病蟲的作用。
所謂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指的是利用光照、干濕程度調節等一些看似簡易的物理方法,對病蟲害加以扼殺。當前使用較為廣泛的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有果實套袋、高溫殺菌等。比較常見的包含水果套袋、高溫處理等。雖然使用這種方式難以將病菌完全殺死,效率較為低下且所耗費的人力較大,但是在沒有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之前,使用這種方式可以達到良好的應急效應。
2.4 、重視新型農藥的研發
對新型農藥進行研制是當前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也符合當前我國所制定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當前,我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有著顯著的提升,社會各界對無殘留農藥的關注度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當前,已然研究和制作出了一些可以對環境有益的新型農藥,例如咪蚜胺,這種農藥對果樹沒有毒性滲透效果,并且能夠有效的殺死害蟲,當前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推動下,會有更多的新型農藥被研制出來。
3 、結語
綜上所述,以往為了防治果園中的病蟲害而大量噴灑農藥,已然對我國的果樹種植行業產生的十分不利的影響,使得流入市場的果品大多帶有殘留農藥毒性,果樹受到農藥滲透產生病變,對果園的空氣狀況、土壤質量以及果園周圍的水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對人體也有著嚴重的危害。因此,相關部門以及果園工作者要將這一點加以足夠的重視,建立健全相關農藥使用規范,保證使用者能夠按照標準來使用農藥,避免由于使用方式不正確而造成嚴重的農藥污染;要重視使用生物、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減少對農藥的使用頻率;不斷研究和發明新型無公害農藥,從而更有效、更環保的達到對病蟲害的防治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果樹種植行業能夠獲得更加持續、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瑜.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及治理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19,(2):57-58.
[2] 李東明,張丹,于翠紅,等.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常見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7,35(4):107,111.
[3] 許慶久.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的污染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廣東科技,2014,23(22):146-147.
[4] 叢桂華.果樹病蟲害防治中使用農藥污染治理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3,(11):59.
[5] 楊林,楊昆,高老芬.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及治理對策[J].云南農業科技,2012,(S1):193-195.
[6] 楊林,楊昆,高老芬.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及治理對策[A].2012年云南農業環境保護協會論文集[C].201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