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給排水管道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與整個工程質量以及建筑功能正常使用密切相關。整個建筑工程正常用水的基礎是排水管道,其安裝過程必須嚴格把控施工質量,確保正常發揮排水功能。文章通過分析建筑給排水設計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闡述提高建筑給水排水施工技術質量的策略,以期為建筑給排水設計和施工相關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設計; 施工技術; 質量管理;
作者簡介: 倪雪艷(1977-),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作為建筑重要組成部分,技術不斷更新,一定程度提高了給排水施工質量。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中會涉及較多專業,施工環節易產生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因此,要把握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環節每一處細節,以保障工程質量為出發點,確保建筑給排水設計和施工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控制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
2 建筑給排水設計的重要作用
當前,建筑模式正在向區域化、高層化、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人口密集、結構復雜是這些建筑顯著特征。給排水系統設計過程中應確保科學性、合理性,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同時,確保可以及時處理補救火災等意外情況,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建筑給排水設計應符合資源可持續利用要求,將節水節能作為重要課題,加強給排水設計研究力度,實現建筑給排水節能降耗目標,為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建筑給排水設計不僅能滿足人們對高質量、高品質生活環境的需求,同時也能促進城市經濟建設發展。因此,在開展建筑工程時,應加強對給排水設計和施工的重視程度。
3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存在的問題
本工程為軌道交通3號線華榮路站配套項目,項目位于湖里區湖里大道與華泰路交叉口南側,軌道交通3號線運行于湖里公園站與華榮路站之間。項目總用地面積21 124.48m2,總建筑面積86 589.0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8 075.14m2,地下建筑面積38 513m2(含半地下車庫)。主要建設功能為公租房、公租房配套用房、地下停車庫等,項目中共包含3幢樓,層數為12層。本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給排水設計,為了避免給排水設計不當影響建筑物使用,針對建筑給排水管道質量通病重點研究以下幾方面。
3.1 管道堵塞
管道堵塞問題普遍存在于給排水管道施工和后期管道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管道堵塞問題,會嚴重影響建筑物使用者。相關人員施工過程中,未以施工規范為依據開展施工操作是產生排水管道堵塞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一些施工人員不具備充足的技術經驗也會導致管道堵塞問題產生。雖然,施工過程具有規范化施工流程,但因工藝精度與要求不符,極易產生管道堵塞。水流沖擊也會引發管道堵塞問題,嚴重影響排水系統的穩定性。排污管道設計不合理,加之建筑使用時長期排污,排污管道中往往會堆積大量雜質,長此以往,會逐漸產生管道堵塞現象,最終給軌道交通3號線華榮路站配套項目帶來不良影響。
3.2 管道滲漏
管道滲漏是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的質量通病,導致管道滲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因管道材質存在問題引發管道滲漏現象。在采購材料時,采購人員未重視檢查供應商資質或材料入場時管理人員未開展核查工作都會導致施工現場中流入和使用不合格材料,不合格管道在一些因素作用下會出現裂隙,進而造成滲漏現象。二是施工操作缺乏規范性產生管道滲漏問題。施工過程中,因施工人員缺乏質量管控意識和專業技術水平,造成施工質量與標準不符。三是在完成防水施工操作的后期,一旦地面坡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會出現返工現象,返工會使搭接環節出現缺陷,最終引發管道滲漏問題。
4 建筑給水排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策略
4.1 預埋套管和孔洞預留
在軌道交通3號線華榮路站配套項目施工過程中,為了保障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水平,首先,要注重的一個環節就是孔洞預留和套管預埋。建筑結構具體施工過程中,因管道施工不同步進行,施工過程會涉及多個工種交叉施工,加之各施工環節工序安排復雜,以及這一施工階段往往應用較多雜物,極易產生管道破損問題。混凝土等材料落入管道,也會引起管道堵塞或管道破損的情況,最終影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基于此,在建筑結構施工中一項主要任務就是給排水孔洞預留和套管預埋。孔洞預留過程,為了合理布置排水管道,需要在樓板及梁、墻體等結構方進行穿越,如果開孔在后期開展,會損傷建筑結構,對結構整體性和受力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孔洞預留應在結構施工階段開展。此外,在管道向梁體和墻體穿越的過程中,因管道和結構構件間可能會存在縫隙,也會導致滲漏現象發生,因此,應進行套管預埋操作。
預埋套管和孔洞預留環節,可從以下幾方面出發控制施工質量:第一,注意與土建工程施工的協調配合,同時,關注土建工程施工進度,合理安排人員入場施工。第二,制作套管時應嚴格遵循規范和圖紙相關要求。第三,保證預留預埋定位的準確性。在完成預留預埋操作后應核對實際情況和圖紙,防止發生遺漏現象,同時,牢固固定套管。第四,混凝土澆筑過程應安排旁站人員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預埋套管和孔洞預留能夠為該項目給排水施工提供基礎保障,也能為項目涉及各建筑功能充分發揮提供有利條件。
4.2 干管立管的制作安裝
完成結構主體施工后期,應積極開展粗裝修施工(業內專業叫法為初裝修,粗裝修是一種外行話,是保證使用基礎前提下的一種粗裝修方式),此時,安裝施工單位要進入施工現場。這個過程應注意協調各工序交叉施工,開展給排水干管立管的制作和安裝。質量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管道制作過程要嚴格控制套絲質量,特別是高度重視鍍鋅鋼管套絲(管道接口螺紋),保證管道連接接口嚴密。第二,安裝立管的前期要進行吊錘線操作(包括紅外線定線方式),為管道垂直安裝提供有利條件。第三,安裝管道過程應牢固固定管道,根據規范要求安裝支吊架。第四,塑料管道安裝過程應安裝伸縮節。安裝排水立管時,注意檢查口設置。第五,安裝立管過程中,如必須中斷施工操作,要遮蓋管口,避免雜物落入管道內。
4.3 支管和附件制作安裝
支管和附件安裝方式主要有兩種,應根據該配套項目給排水施工實際需要合理選擇。一是給水支管通常會選用明裝方式,鋪設時應沿墻面開展,將管卡安裝在后墻面處。因暗裝方式需要在墻面或地下進行開鑿操作,開鑿會影響結構整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質量。因此,施工過程一般不應用暗裝方式。二是施工排水管道暗裝過程中,因衛生間和其他功能房間結構標高差距較大,在完成排水支管鋪設后,應用石子進行填塞處理,在此基礎上開展地面處理操作。排水管暗裝施工過程應優先選用支管埋設,當支管條件有限必須進行設彎操作時,應注意清掃口的加裝,防止管道堵塞,同時,也為后期管道維護提供便利。
4.4 管道使用清潔和試驗
完成管道安裝后期,應吹洗管道,將殘留雜物清理干凈,保障管道衛生達標。此外,還應試驗管道強度、密封性、給水管道壓力、排水管道灌水等。試驗過程發現問題,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積極開展優化整改操作,完成整改操作后,要再次試驗,確保試驗合格,通過驗收。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分析建筑給水排水設計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闡述提高建筑給水排水施工技術質量的策略,希望能為建筑給排水設計和施工相關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宋丹丹.建筑給水排水設計及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1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