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指出了初中生物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剛剛接觸到的一門課程,也是學習生物學相關內容的基礎課程。緊跟生物新課改的發展,許多學校更加重視初中生物教學,但由于不屬于中考科目,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衡水市10余所初中進行了調研,發現了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促進當地生物教學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 初中生物; 問題; 對策;
1 、引言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主要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1]。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初中生物是國家規定的初中學科,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地球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奧秘和本質,它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剛剛接觸到的一門課程,也是學習生物學相關內容的基礎課程。《新課標》期望通過生物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使他們對今后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緊跟新課改的發展,許多學校更加重視初中生物教學,由于不是中考科目,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放調查問卷、師生座談等方法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促進本地生物教學的不斷進步。
2、 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相關教育部門及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生物不屬于中考科目,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對生物不重視,分配的教學資源較少,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個別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不開設生物學課程。多年來,生物學科在初中教學中一直處于邊緣狀態,與語數外等學科的地位相差甚遠,教育部門及學校的不重視嚴重阻礙了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
2.2、 專業教師數量不足、綜合素養不高
長期以來生物學科在初中教育中處在邊緣地位,初中生物教師數量少,生物教師在學校評優評先以及職稱評定時不受重視,因此生物專業畢業的教師大多轉到了其他課程的教學崗位,多數生物教師要么是其他科目教師兼任,要么是臨時抽調,要么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3],非專業的教師隊伍專業素養難以保障,所講授的生物學知識主要來自于課本,內容空洞,缺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2]。
2.3、 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由于生物課時數有限,教師在課上主要是對課本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缺乏實驗教學及課下的實踐活動,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所學知識[4]。除個別學校具備多媒體輔助教學,大部分學校缺乏教學輔助手段,缺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生物學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理論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學科,枯燥的講解讓學生感到乏味,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學生學習興趣嚴重不足
由于教學模式過于傳統,缺乏同實踐的有效結合,學生對略顯晦澀難懂的生物學知識難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剛接觸生物時,學生會對生活中常見的生物以及與實踐相關的知識出現在課本中感到好奇,因此會對生物學習具有積極的態度,但由于不能及時開展實驗與實踐活動,僅憑課本上簡單的描述及圖片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能進一步體驗更加豐富多彩的生物學知識,同時教師缺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隨著大量抽象概念的出現,學習生物的興趣慢慢就消失了。
2.5、 實驗設施不完善,缺乏實驗教學
初中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4],許多生物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理論也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因此,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初中在生物教學中出現重知識、輕實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雖然大部分市區學校建有生物實驗室,但實驗儀器落后,缺少必要的實驗用品和材料,影響了實驗教學的開展,現有生物實驗室僅僅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沒有對教師和學生開放。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利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嚴重限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3 、改善初中生物學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相關教育部門及學校要提高重視
相關教育部門要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強對學科建設的統籌指導,多措并舉,加強政策引導和經費支持。加強資金支持幫助學校建立生物學實驗室,購買相關的實驗器材和用品;研究出臺相應政策,將生物增列為中考科目,為學校配備專業的教師隊伍,為生物教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提高生物學科在初中教學中的地位。
學校要破除成績至上、升學率至上的狹隘觀念,加強學校綜合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招聘專業生物教師來擴充本校的教師隊伍,增加生物教師數量,提高教師質量。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其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之后,顯現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適應生物科學的快速發展,學校應為生物教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更新教師知識體系,了解生物學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以及生物學前沿動態,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3.2、 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綜合素質
生物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由于生物學發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精神[5],生物教師要積極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生物科學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研究動態,把握研究方向,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
3.3 、完善實驗教學,加強課外教學活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課程標準對生物實驗教學提出了具體及明確的教學要求。生物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制定科學的實驗計劃,根據實驗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以多種形式來進行實驗教學,可以教師演示實驗;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或者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在課外獨立完成。實驗教學前,認真進行預實驗,對實驗的各個環節做到心中有數,預測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從而保證實驗活動順利開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記錄,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常見生物現象進行解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適當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生物課外活動,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生物實驗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目的。
3.4、 因材施教,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
生物教師認真研讀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初中課標的新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不能僅靠單純的知識傳授,還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培養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教師認真備課,掌握生物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以新課標為指導,同時結合學校條件和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教學設計,實現因材施教[6]。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驗教學、課外活動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即改變原來的被動接受式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常見的生物現象進行解釋,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以及對生物的探究精神;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操作,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驗現象及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到大自然中接受最直接的生物教育,領略生物世界的多姿多彩,讓學生貼近自然,感悟生命的奇妙[6]。從而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4、 結語
衡水市在初中生物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熱情,降低了生物教學質量,不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觀。要想改變這一不良現狀,需要結合實際,有的放矢,通過相關政府部門、學校、老師、學生共同努力,優化教育環境,提高學科地位,改進教育模式,豐富教學形式,注重教育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向明.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探[J].學周刊,2018,353(5):50~51.
[3]盧丹紅.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80.
[4]阮慧娟.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4):112~113.
[5]金裕婉.淺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現代交際,2019(5):215.
[6]潘應剛.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