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作為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國也明確指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方針,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滲透我國傳統文化,有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關鍵詞: 初中數學; 傳統文化; 教學模式; 策略;
目前許多學校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了德育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數學科目同樣應該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全面提高。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目前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存在許多問題,教師應積極解決有關傳統文化滲透過程中的問題。
1. 初中數學課堂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1、 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數學課堂是較為嚴肅和枯燥的,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問題的學習興趣不高,并且很難將數學問題運用到生活中,在遇到數學問題時也很難用其他方面的知識來解決,在課堂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學生可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新鮮感,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
傳統的數學課堂培養的往往是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初中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基礎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3、 有助于沉淀民族精神
中國有許多優秀古籍,其中許多數學類的古籍為現代數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了解相關的數學古籍,例如《九章算術》、《五經算術》等,學生了解有關的數學古籍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原理的理解,還有助于學生了解古代人的智慧,有助于民族精神的沉淀。
2. 初中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滲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許多學校和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滲透重視不夠
目前許多學校和教師過于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注重升學率,而忽視了傳統文化教學,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其中包含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美好的傳統美德,許多教育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對傳統文化教學的重視不夠。學校和教師應認識到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學校應積極對教師展開培訓工作,使數學教師具備傳統文化教學的素質。
2.2 、許多數學教師缺乏傳統文化教學的經驗
由于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采用單一的數學知識教學模式,許多數學教師認為德育教育和傳統文化教學應該由語文教師或思想政治教師來完成,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傳統文化教學的義務,同時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使得數學教師缺乏傳統文化教學的經驗,使初中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陷入了困境,數學教師應積極學習正確的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也可向其他教師積極請教。
2.3、 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
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應使滲透內容與教學內容更好地結合,但目前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按照書本內容機械的教學,使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內容脫節,學生很難將其聯系在一起,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應編寫正確的教學習題,用正確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與傳統文化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傳統文化知識。
3. 初中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教學策略
3.1、 以具體的蘊含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為載體
初中數學中有許多關于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充分了解哪些知識和傳統文化相關,并將該知識內容和背景充分運用,作為傳統文化滲透的載體,有利于傳統文化和數學知識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勾股定理的知識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該知識點前,可為學生講解在西周時期一部名為《周髀算經》中記載了周公問商高當初伏羲氏如何確定天球的度數的,商高答道數學的學問主要來源于對圓形和方形的認識,一個矩形沿著對角線切開,勾三股四,對角線的長度一定等于五。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了解該知識的背景和原理。并且使學生在了解后能夠體會到古代人的智慧,使學生學習到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古人解法的獨特性。
3.2、 在課堂內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傳統游戲,使課堂教學在游戲中進行
初中數學教學中會涉及到有關隨機性、可能性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這類問題時會顯得比較吃力,并且單一的數學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理解這類問題,教師在教學有關隨機性等方面的問題時,可根據問題內容組織傳統游戲,例如石頭剪刀布或者擲骰子,石頭剪刀布和擲骰子是我國傳統的游戲,學生對這類游戲也比較熟悉,在學習過程中玩這類游戲會使數學課堂氛圍變得愉快和輕松,并且學生通過游戲能更好地理解有關隨機性的數學問題,并且在學習中能夠體會到傳統文化帶來的收獲和樂趣。
3.3、 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使學生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光是以傳統文化作為載體來導入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將傳統文化真正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展開數學研究活動,在學習完數學知識點后,教師應組織學生研究有關的數學古籍,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古代人的聰明才智,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知和了解,有助于學生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學習古代人的方法。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勾股定理后,應組織學生對《周髀算經》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在帶領學生學習完雞兔同籠的問題后,應組織學生對《孫子算經》深入了解,正確的數學研究活動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傳統文化。
3.4、 結合典型題型,適時育人
教材中的許多習題不僅有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作用,還能使學生通過對比、聯想等,激發出其教育意義。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河流的數學問題時,可向學生普及我國河流知識,向學生普及長江和黃河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河流,養育了我國人民,黃河也是中國的母親河,教導學生應該愛護河流,保護環境,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4. 結束語
初中數學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是一項較新的教學內容,教師應積極創新數學教學模式,以傳統文化作為載體進行數學教學,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教師應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質,積極開展數學活動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蔡泉泉.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文理導航,2020,(7):1
[2] 屈景蘭,潘祥萬.初中數學課堂滲透傳統文化教學模式構建初探[J].數學教學通訊,2020,(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