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主任對于教育工作而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既是小學班級主體管理的實施者,又是在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自身行為來使學生的成長更為全面的基礎性工作。對此,班主任在開展相應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既要實現通過應用語言藝術和溝通技巧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又要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方式,使得班級內部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此,文章從實際出發,全面解析在小學階段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過程當中,對于語言藝術的應用方式以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法。
關鍵詞: 小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語言藝術;
一、 前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基礎階段,也是保證能夠塑造學生全面人格的重點階段,所以在校期間內,為了保證學生的發展能夠更加完善,小學班主任則需要通過自身職能的有效發揮來實現帶動學生的全面成長。畢竟,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內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成年人,且其自身也對學生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有效應用語言的藝術就能夠保證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能夠體現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更能夠有效地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從而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實現帶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二、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應用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首先,在當前階段有效應用語言溝通的藝術來實現對于小學班級的管理,可以緩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沖突。畢竟,小學階段都是由班主任來對學生進行管理的,而小學階段的學生人數又眾多,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地處理所有問題,這也使得其日常的管理行為當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并且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心理與生理的發展皆不成熟,所以教師如果在進行管理時,其言語稍微嚴厲一些,很容易就會使小學生的心靈遭受損傷,而教師的一言一行也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如果教師不能夠有效掌握語言的藝術,那么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當中,學生將會由于教師語言上的“刺激”而產生沉重的打擊,甚至會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對此,只有班主任有效應用藝術性的語言溝通技巧,才能夠保證在解決矛盾問題的同時,消除學生的抗拒心理,從而降低與教師溝通之間的矛盾沖突。其次,當前階段的小學生大多數都為獨生子女,其心理發展的速度較慢,且很多學生的心理素質不佳,這是由于學生在進入小學前過于被家庭溺愛所導致的問題。而且,很多小學生由于自我比較敏感,且心理建設不健全,所以一旦遭受到打擊,就會導致學生在日后進行活動的過程中,無法與他人進行友好的溝通,甚至可能會出現自我封閉的現象。基于此,教師也必須在其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創建出和諧的班級氛圍,然后讓學生之間能夠敞開自我的內心,進而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實現幫助學生表達出自我的意愿,以此在教師的語言藝術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并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語言藝術的特點
(一)依據學生的差異進行溝通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獨立個體,因而學生不管是在行為上還是在個性上都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于此種情況而言,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更應該針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進行全面的區分,并保證能夠實現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夠保證在進行二者的溝通時,能夠滿足雙方的需求。此外,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的三觀意識并沒有形成,因此它們很難理解自身的個人行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對此,班主任更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是合理的,或者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會給他人造成影響,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發展能夠與其行為規范相一致。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做到因人而異,這樣才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每一個學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都能夠實現促進自我的全面成長,畢竟很多學生在家中經常被溺愛,因此其個性較為倔強,普通的管教模式其實很難對這類學生發揮作用,這時教師則可以采取以柔克剛的方式,通過人文關懷來逐漸引導學生進行改變。
(二)保證溝通要有理有據
當班主任在履行日常的管理職能時,針對于一些問題的處理而言,更應該考慮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保證自身的話語有理有據,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會對班主任有盲目的崇拜感。但是如果教師說的話特別有偏幫性,或者是并沒有什么道理可言,那么小學生也不會對教師的語言產生信服感,所以在具體應用語言藝術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保證話語的邏輯性,同時也要能夠將事情進行有效的了解后,通過完整的闡述向學生講述此次事件當中的利弊關系,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地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與教師溝通交流后,通過自我行為的約束,來降低這種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班主任在進行道理闡述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明確必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表達,而不是自說自話地對學生進行管教,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這樣才能夠保證雙方在進行溝通的過程當中,都能夠保持自身的情緒平穩性。
四、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語言藝術的應用方式
(一)采用書面激勵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在小學班主任應用語言藝術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并不能夠只通過對于語言的應用來實現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也應該積極進行創新,并通過其他途徑使得學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教師對于自身的關注。例如,在小學階段,其實都會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堂活動或者課后活動,所以教師也可以在此活動當中利用書面語言來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后,取得參與活動的信心。班主任也應該抓住每一個可以鼓勵學生的機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書面鼓勵,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在此過程當中,班主任必須要確保書面語言應用的準確性,同時也要合理地使用引導性的話語,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自身表揚的真誠性,并且也能夠使得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過程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互相的優點查找,然后運用書面表達的方式進行文字的敘述,這樣也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能力發展,還可以通過此種方式鍛煉學生發現他人優點的能力,這樣也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班級的發展更為和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得以實現。
(二)依據學生個性進行語言贊美
在進入小學以前,學生的生長模式一直處于自由的狀態,所以根據學生成長的背景來看,學生必然會存在著自我發展的差異性。對此,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如果一直應用著傳統的統一管理模式,則會導致班級在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問題,同時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理想教學效果,更不利于學生自我的發展。因此,在進行班級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則更應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藝術應用,這樣才能夠通過合理的贊美,使學生更樂于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以便在此過程當中能夠實現讓班主任更加有效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征。此外,教師在進行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也要結合課上課下的全面表現來對學生進行點評,這樣才能夠保證在今后的管理過程當中,依據不同學生的個性樣貌來制定有計劃性的管理方式,從而才能夠保證自身語言藝術的應用可以對學生的贊美更加準確,以此才能夠在此環境下,提高班級整體工作的效率。
(三)風趣幽默的話語更能營造愉悅的氛圍
在小學階段,如果想要保證教師在管理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地應用語言藝術來實現帶動學生的全面成長,則需要保證其教師所應用的話語具有幽默性和風趣性,這樣才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畢竟,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通過對于知識的有效學習來鍛煉自我能力的不斷成長。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理論知識是違反其自身天性的一種行為,畢竟理論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生而言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同時也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對此,為了打破這一問題,則需要保證通過教師應用風趣幽默的話語,來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降低對理論知識學習的反感性,并保證在教師活動的創建下,實現自我能力的成長。此外,對于班主任而言,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管理更應該滿足學生的基礎需求,并保證能夠在活動開展的同時,積極使用風趣幽默的話語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能夠在參與活動時,主動維護班級的秩序,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推動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四)雙向溝通更能拉近距離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在遇到問題時,班主任必須要有效地搭建好師生交流的平臺,這樣才能夠有效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探討,使得雙方在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通過彼此的交流獲得二者的共同進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采用與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與教師之間溝通的平等性,又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從而也能夠保證在此機會下,拉近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關系,還能夠使得學生的能力獲得成長。此外,在進行雙向平臺建立的過程當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并保證在前期進行交流時,能夠有效通過環境氛圍的鋪墊,使學生敢于表達自我,這樣才能夠在后續的交流過程當中,使教師聽到學生真正的內心聲音,從而保證二者在交流過后,可以通過教師有效的行為調整來使得學生在此環境下獲得全面的發展。
五、 總結
對于小學班主任應用語言藝術來進行班級管理的活動來看,只有保證教師能夠認識到語言藝術的應用意義,才能夠真正在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保證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而才能夠使得學生在此管理下實現自我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偉強.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語言藝術及溝通方法探討[J].甘肅教育,2020(9):38.
[2]仲群.淺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語言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5):190.
[3]莊瑞蓮.淺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語言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