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服裝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因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苗族服飾是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服飾元素豐富多彩,蘊含著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獨特審美。若能夠將苗族服飾元素與當代服飾設計相結合,既能更好地弘揚本民族文化,也能滿足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本文通過分析貴州苗族的服飾元素,著重探究貴州苗族服飾元素在當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貴州苗族服飾元素; 當代服飾設計; 應用;
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受多元文化影響,人們開始追求更具特色的服飾來展現自己的個性。民族服飾作為穿在身上的文化符號,以其獨特的造型元素成為設計師和消費者們關注的焦點。苗族服飾本身包含較多的藝術元素,通過借鑒其設計當代服飾,能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本文主要對苗族女性的服裝元素進行分析,以期能夠從中探索更多當代服裝設計方向。
一、淺談貴州苗族的服飾元素
(一)圖案紋樣分析
1.人物
人物紋樣在苗族服飾裝飾設計中的使用范圍較廣,在服裝上會出現人騎龍、人牽牛、胖娃娃等圖案,主要是和動物紋樣結合在一起使用,使整個服裝的圖案設計更為豐富(見圖1)。
圖1 人物紋
2.動物
苗族服飾中使用的動物紋樣也非常豐富。苗族的婦女們通過想象各種動物的形態,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圖紋,表現出很大的藝術魅力,再與苗族服裝的織、染等制作技法結合,使這些圖案和諧統一,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設計更加具有魅力和韻味。苗族服飾中常見的動物紋樣為蝴蝶紋、龍紋、魚紋、鳥紋等(見圖2)。
圖2 苗族服飾中的動物紋(依次為蝴蝶紋、龍紋)
3.幾何
幾何紋樣在苗族服裝設計中使用極為廣泛,常見的有十字紋、云紋、萬字紋、回紋、太陽紋、井紋等。苗族女子將十字紋作為基礎的紋樣,創造出了多元化的、復雜的、裝飾性較強的紋樣。這些幾何紋樣主要使用在披肩、裙邊、褲腳等處,使整個圖案變得更加豐富。除了這些常見的線條形狀的紋樣之外,幾何紋樣中還有三角形、圓形、菱形等紋樣。這些幾何紋樣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見圖3),有助于加強服飾的裝飾效果。
4.植物
苗族服飾中使用的植物紋較多,其題材的選擇主要是苗族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野菊花、刺梨花、蕨類植物以及一些其他的花草。這些植物的枝葉、花莖等均能成為其裝飾紋樣設計的思路來源。苗族人在使用植物紋過程中,常常也會搭配云波紋、動物紋等進行組合設計,看上去更絢麗多姿(見圖4)。
圖3 多種幾何紋樣的組合使用
圖4 植物紋與蝴蝶紋的組合使用
(二)常用色彩分析
色彩能夠表達出一個人的情感,也是服裝設計過程中增強視覺效果的重要元素。在苗族服飾中,其使用的多為五色搭配(紅、青、藍、白、黑),使服裝整體色彩斑斕,非常艷麗。色彩的冷暖交織與相互碰撞會使整個設計展現出一種明亮但不凌亂的色彩,看上去明快熱烈,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令人著迷。在當代服裝設計過程中,若也能使用這種設計方式,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面料材質
面料是服裝設計中極為重要的元素,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其最終成品的質感與風格。苗族服裝的主要制作面料是棉布、麻布、花布等。他們還會使用蠟染、染色等技術使整個服裝面料的顏色表現出更加豐富的狀態,再配合鮮明的色彩與精美的刺繡,使整個衣服呈現出不一樣的質感。例如,短裙苗裝制作過程中使用的晾布,便是將布料靛染之后涂上動物的血液晾干,而后抹上牛皮膠制作而成的。蠟染、刺繡與織錦也是苗族服飾中材質工藝的主要類型,能夠表現出苗族服飾圖案、顏色的美感,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1]。
二、貴州苗族服飾元素在當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
(一)對服飾圖案的運用
在運用苗族服飾圖案過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其使用方式。當代服裝設計可以將圖案分配在不同的服裝區域,打破原本的圖案使用的拘束,從而得到不一樣的設計效果。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直接運用、打散重組以及重構三種方式應用其圖案。其中,直接運用,是指在設計當代服裝過程中,會直接將其圖案元素使用在設計之中。這種使用方式較為簡單明了,僅需要保證圖案在服裝設計中整體的和諧性便可。圖5便是將苗族服飾中一些常見的圖案使用在當代服裝設計中,看上去具有較為明顯的民族風特色,使整個服裝看上去充滿個性化色彩;打散重組,需要重視重組之后圖案的和諧性。設計師可以從圖案中提煉出單純、簡潔、典型的紋樣特征,并保證圖案使用與服裝設計的統一性,使整個服裝表現出不一樣的效果(見圖6);重構,是指將形狀、種類、大小不同的紋樣進行組合,使紋樣能在同一個框架里表現出不同的形態,能有效豐富其展現方式,還能賦予其全新的意義[2]。
圖5
圖6
(二)對常用顏色的應用
1.對比色與互補色
在進行服裝設計過程中使用對比色與互補色,會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使用這類方式搭配服裝顏色時,主要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將相鄰色的面積、位置、距離進行一定設計,選擇其中一色作為主導,其余作為從屬,使整個色彩調和更加鮮明和諧;二是可以在對比色之間添加第三種過渡色,使整個色彩生動和諧。
2.有色與無色
色彩的有無主要是指在黑白灰三色之中穿插其他彩色,使顏色的單純與濃烈形成和諧的設計效果。濃烈的色彩輔以穩重的單色,會使整個色彩沖突變得更加緩和。
3.同類色與鄰近色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若使用同類色、鄰近色進行搭配,整個服裝設計看起來就會較為和諧,即使使用的顏色較多,也能感受到一種協調性。因此,在引入苗族服飾色彩進行當代服裝設計過程中,可以借鑒其對于色彩的應用。為了保證色彩搭配的和諧性,必須關注色彩的使用面積、飽和度、明亮度、純度等。例如,在使用兩種補色設計服裝顏色時,可以保證一主一輔、一明一暗,這樣能保證整個設計效果呈現出和諧與統一。另外,在設計顏色的應用時,還應當將其與色彩表現出的情感特征相結合,不同的顏色會帶給人們完全不同的感受。設計師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鑒苗族服裝中的色彩應用進行服裝設計時,需要保證顏色的選擇與整體風格相一致,利用主配搭配的方式保證色彩性格的展示更加鮮明,滿足服裝設計的要求。除此之外,顏色的選擇和布料的材質也有一定的關系。若顏色一致布料不同,最終呈現在服裝上的質感也會完全不同。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必須嚴格按照實際需求選擇顏色,并嚴格選擇與色彩搭配的面料材質[3]。
(三)對面料材質的應用
1.裝飾
苗族服飾中會運用很多工藝和技法裝飾服裝。這些裝飾的工藝技術有些是人工手工完成的,在服裝的制作設計上使用得較為廣泛,有的裝飾本身有一定的實際作用,有的裝飾僅僅是為了裝飾本身。苗族服飾中那些較為傳統的手工藝裝飾品是其表現得華美、精彩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進行當代服裝設計過程中,可以將這些傳統的工藝技巧轉化應用在不同的服裝設計方案之中,可以直接借鑒,也可以適當改變一些元素應用,使整個服裝風格的設計更具有獨特性,表現出民族審美的特殊性。
由于苗族服飾中裝飾工藝擁有較多類型的技法,若支系不同,涉及的技法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也會存在不同的差異。因此,在借鑒這些手工藝進行服裝設計過程中,應當著重分析本次設計的服裝風格,以及設計制作時使用的材料,然后再根據不同工藝的特點從中選擇出來最適合的那一個。在設計過程中,還要以服裝針對的目標群體作為思考方向,將面料的美感在整個設計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苗族服裝中那些手工藝的應用,是符合當代環境中對于服裝審美需求的一種設計方式,能將傳統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以現代時尚的語言進行深入的描繪與再次利用,能更為真實地傳達出傳統工藝的魅力。
2.拼接
拼接是指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將材質、顏色等方面存在區別的原材料進行重新的組合拼裝,將其制作在一起,呈現出服裝的另類風格。拼接的技術包含較多的方式,可以利用材質相同顏色不同的布料進行拼接,可以使用材質不同、顏色相同的布料進行拼接,還可以使用顏色、材質均不相同的布料進行拼接,從而使整個服裝呈現出的效果更加豐富,整個服裝的顏色、設計更加獨特。
3.分解
分解的意思是在原本的面料上進行破壞性的處理,之后再繼續加工。常見的處理方式有拼貼、打磨、鏤空、灼燒等。其使原本面料的材質與結構呈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美感,使整個再創造的作品表現出較為顯著的顛覆性、創新性與多元性,這種方式常見于當代服裝的設計之中。
4.層次
層次主要是指在對面料進行加工過程中,可以使用疊加、纏繞、堆積等方式穿插處理那些較為傳統的材質,使其看上去呈現不規則的狀態,進而表現出較為豐富的層次感和紋理感。這種層次的處理會使整個服裝展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立體感[4]。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也逐漸認識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各行各業之中,均應當重視民族文化的融合與應用。苗族服飾作為我國服飾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應當重視對其特色的保護,并將其與現代服裝設計相結合。如此一來,不但能為服裝設計行業帶來更多的靈感,也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一同.黔東南苗族服飾元素在導游制服設計中的應用——以《苗裔引》系列服裝設計為例[J].西部皮革,2020,42(3):95-96.
[2] 吳俊,戴娟娟,陸穎筠,等.苗族女裝服飾元素與西方洛麗塔相結合的創新設計[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8,47(5):49-54,60.
[3] 歐陽曉龍,任小波.少數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以烏江流域苗族服飾圖案為例[J].西部皮革,2015,37(19):32-34.
[4] 徐偉.少數民族服飾設計中的歷史記憶符號研究——以苗族服飾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4,35(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