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迅速發展,國際間醫學交流也日趨頻繁,醫學英語是醫學院校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科學技術研究及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國醫學英語在教學中存在著授課方式單一,學習動力不足的聾啞式特征;醫學教育領域中案例教學法的廣泛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醫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哈醫大也在口腔醫學英語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線上課與案例教學聯合應用的新教學模式。使同學們通過線上課途徑,結合案例診療過程學習英語,從而達到提高醫學生英語實踐和應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 線上課; 案例教學法; 口腔醫學英語; 情景模擬教學; 教學方法; 應用; 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edical exchang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frequent. Medical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tud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communicatio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af-mute teaching in China,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method and lacking of learning motiv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education, which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learn medical knowledge in specific situations, but also train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also plays the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developing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class and case teaching.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English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online class; case teaching method; oral medical English;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education;
近年來,隨著國際間醫療、學術交流的逐漸增加,社會對醫學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經典醫學教材和文獻查閱中,英語是重要的語言載體[1]。而在臨床醫學診療中,口腔科治療方法的種類繁多,即同一種牙體疾病會有多種不同的修復方法,每種修復方法又涉及不同的材料等,這給臨床醫學生的疾病方案設計及醫患溝通等都無疑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筆者作為學院案例式教學承擔教師之一,嘗試在口腔醫學英語的教學中擺脫一貫的“知識為本,教師為主”的傳統觀念,開展線上課與臨床案例相結合的新教學模式。下面以口腔修復學醫學英語課程為例來說明其具體的實施過程,見圖1。
1 、課前準備
線上課的順利實施,學院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從最基本的教學設施落實,到教師人員分配,學生分組等。
1.1 、教學設施準備
為避免授課教師因電腦,軟件系統等因素影響教學效果,學院統一安排線上直播場地。授課軟件以釘釘為主,同時輔以企業微信、騰訊會議、QQ視頻等其他直播平臺。在開課的前兩周,學院管理教師將直播鏈接通過班級微信群發布給學生。
圖1 線上課與案例教學聯合應用教學模式圖
1.2、 教師人員分配
各學科根據原課程表安排授課教師,負責線上授課;每堂課配備助教一人,承擔線上課中的設備調試,收集并整理學生在課上及課下的問題;指導教師由本科室高年資教師擔當,通過線上集體備課,進行課程指導,并討論課程中加入案例的適合性。
1.3 、授課內容準備
學生無法接觸臨床,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消化知識,授課教師在教案書寫中,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結合教學進程,選擇難度適中的案例來輔助英語知識的學習;而且線上課缺少師生間的表情交流,為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提前設定并布置學生情景案例互動環節。
1.4、 布置學生預習內容
學院提前下發電子版課程資料。授課教師在課前將學生互動環節,按照學生小組進行分配。如在上課前一周根據本堂課將要學習的牙體缺損修復方法:貼面、嵌體、全冠及樁核冠,分別選擇一個與之相對應臨床相關案例的全部診療流程資料,根據分組發給同學們,各組學生則圍繞案例準備臨床診療所需的醫患交流用語,進行歸納整理。
2 、課程實施
線上醫學英語課的內容主要包括:Vocabulary、Sentences及Text三大部分,其中Text講解階段,筆者增加了案例法輔助教學手段,即輔以口腔修復科常見案例為軸展開,模擬臨床接診的形式,組織學生分組參與,從而通過模擬臨床接診的情景對話,培養學生將專業知識與醫學英文進行結合的能力,為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創造機會。
2.1、 Vocabulary
醫學英語單詞的講解,按照醫學英語單詞的構成(詞根詞綴)、應用來講解。如intercuspation(牙尖吻合,名詞);詞根:cusp尖頭;尖端;前綴:inter-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后綴:-ation;短語搭配maximum intercuspation(最大牙尖吻合)。
2.2、 Sentences
將口腔修復學常用的英文句子分別利用英漢互譯,根據音頻復述內容等方式進行講解。如經過根管治療后的牙齒折裂的可能性比較大,A tooth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is more likely to fracture;我將給您試戴和調改個別托盤,I’ll try in and adjust this individual tray。
2.3、 Text
與口腔其他學科不同,口腔修復學的知識構架比較規整,診斷上主要包括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和牙列缺失三種,每種診斷又包括不同的修復方法。每個小組根據課前分配的預習任務,在課上通過共享屏幕,分享講解內容,并進行英語情景對話。具體為:一名學生扮演患者,一名學生扮演醫生,通過英文情景對話進行模擬問診、體格檢查、診療過程的醫患對話交流。如口腔診療中的牙體預備、比色、印模制取、模型灌制、修復體試戴及粘接等。授課老師會在每組同學分享后進行點評分析。每堂課程結束前進行課下作業布置,作業形式為:教師提供一個新的案例,同學們針對案例,進行資料查閱,整理案例中涉及的英語詞匯,短語及醫患對話,從而對本堂課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和延伸。
2.4 、課下學習
在課堂結束后,要充分發揮網絡學習醫學英語的優勢,通過多種方式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同學們通過小組內合作來完成課后案例作業;授課教師針對收集問題進行答疑,同時對學生的課下學習情況進行實時抽查,確保課下學習的有效性。
3、 評價體系
科學的評價方法是線上教學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醫學英語學習的積極性[2,3]。基于醫學英語的在線教學模式,評價機制上由線上評價成績和線下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線上評價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階段,教師可以根據移動終端信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效果和時間進行監督,確保評價成績的客觀性和合理性。
4 、討論
4.1、 線上課的優勢
線上授課已經成為各大院校的主要教學手段。授課教師根據線上教學的特點[4,5,6,7],認真規劃教學內容,而不是將原有的線下內容直接復制到線上,遵循“線下自主預習、線上授課、線下復習”的模式,讓同學們在家也能學習到專業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消除負面情緒,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4.2 、案例教學在醫學英語中的應用
線上課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生與教師間無法面對面,如果一味注重知識點講解,更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尤其醫學英語教學更需要語言實踐。案例教學法的加入,不僅可以活躍線上教學氣氛,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8,9,10,11];還能讓醫學英語的學習更貼近臨床,提高醫學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
4.3 、線上課教學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本研究是開展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線教學無法遠程解讀學生表情、觀察學生的即時反應,教師對課堂中的互動環節不好把控[12];其次,線上教學效果受到學生家中網絡,移動設備情況的直接影響,如部分地區網絡差,經常出現直播中掉線或延遲卡頓的現象,有的學生只能依靠手機數據流量進行在線學習,這也可能會導致額外流量費用的產生[13,14,15]。因此,線上課的開展,還需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開發線上課的更多優勢,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醫學英語教學模式。
5 、結語
作為口腔醫生,愿以線上課形式傳遞知識,傳播正能量,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同時也為口腔教學改革的推進,線上課的實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馭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醫學院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海外英語,2018(22):133-134.
[2] 金美慶.轉銜時期教學評價教育的體系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2018(3):56-63.
[3] 楊聰翀,李謹,褚鳳清,等.網絡互評系統在口腔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4):336-340.
[4] 孫麗梅,邱雪杉,張清富,等.以微課為載體移動學習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4):570-574.
[5] 田鶴,包翠芬,王雅光,等.基于數字切片的組織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6):6-8.
[6] 梅虹霞,胡明品,黃蔥蔥,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11):843-846.
[7] 柏青楊,費洪新,韓麗君,等.基于微課的病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3):66-67.
[8] 常明,魏善杰,溫愛玲,等.基于見習醫師制與病案教學結合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2):99-100.
[9] 羅偉,趙增輝,何彬,等.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結合案例教學法在骨科學見習課堂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1):95-96.
[10] 周麗華,方家敏,程霞,等.案例教學法在檢驗科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6):21-24.
[11] 周雄飛,程學文,黃娟,等.案例教學結合臨床路徑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7):742-747.
[12] 劉景華,祁艷波,魏爽,等.學生對社會醫學視頻案例教學效果的評價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23):2996-2997.
[13] 丁葉,徐進,耿珊珊,等.采用案例教學優化醫學本科生婦幼營養選修課的效果觀察[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5):433-438.
[14] 田原,賈梓祎,邸陽,等.混合學習在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5):726-729.
[15] 范琦,楊鴻溢,楊洋,等.藥物分析實驗中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動態結合教學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3):26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