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基于教學實踐,具體分析小學音樂教學翻轉課堂的應用條件、教學策略及實踐反思。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 翻轉課堂; 教學策略;
隨著網絡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法逐漸應用于各科教學,對教學改革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學習的主體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推動下主動學習[1]。實踐證明,小學音樂教學中巧妙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法,可以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基于音樂教學實踐,具體闡釋翻轉課堂的特點、應用條件、應用策略及實踐反思等四個方面。
一、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特點
翻轉課堂教學法的重要特點就是顛覆傳統的教學流程,教師制作微視頻或課件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前這種知識的講授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完成,而現在則轉移到了學生自行在課外完成,教室中的課堂教學變成了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知識內化、練習提升的部分。
(一)微課簡約性
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載體之一,內容精簡的微課,時長大約在三到五分鐘之間,最多不超過十分鐘。這些學生觀看的微課教學目標明確,內容簡約,重點突出,不蔓不枝,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聚精會神學習基礎知識,理解并掌握重點內容。
(二)流程優化
翻轉課堂教學可以分為兩個板塊展開:第一板塊是教師通過微課或課件的形式傳授知識,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第二板塊是學生通過實踐和反思內化所學知識,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內化知識由課外轉向課堂,這一板塊由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學生在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時會遇到困難,無法獨立解決。依托翻轉課堂教學可以優化教學流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空間,對學生的線上學習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知識的內化是通過在課堂上和教師、同伴對話實現,學生在個性化學習中可以得到教師的精準指導。
(三)評測方便
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在視頻末尾設置一些簡單的回顧性問題,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本課所學重點,便于學生鞏固復習。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復習本課所學,根據學生問題回答情況來評測學生的學習狀態。假如一些學生不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引導這部分學生再次觀看微課,帶著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和軟件,了解學生線上學習回答問題的基本情況,通過批閱學生的作業,準確掌握學生學情,然后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這樣既能節約學習時間,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條件分析
目前在小學階段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學科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等,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涉足不多。翻轉課堂教學法能否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筆者經過調查和研究發現,硬件條件具備,軟件條件有待加強。
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經調查了解,筆者所教班級的家長經常通過微信、QQ、新浪微博等自媒體平臺交流,絕大多數學生的家中都有電腦可以上網,還有部分學生家里有平板電腦等便攜式學習終端,這些硬件設備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網上學習資源豐富,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軟件制作簡單的微視頻,而且通過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拍攝、剪輯和組合,且微視頻文件不大,便于上傳,學生可以隨時瀏覽學習。這些為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硬件條件。
軟件條件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傳統音樂課中,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教學理論知識上,導致學生自主訓練和內化吸收的時間得不到保證。況且小學階段一周只有兩節音樂課,學生很容易遺忘已學過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還得再幫助學生復習和強化,降低了音樂課堂教學效率。而翻轉課堂教學把學習音樂知識放在課前進行,課上主要進行音樂知識的內化和交流,可以有效彌補傳統音樂教學的不足。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策略
(一)自學課件和微課,提升樂器教學效果
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初步的樂器教學改革,以提升樂器教學效果。以口琴教學為例,其一,借助課件,用圖示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口琴內部的音孔順序,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口琴音孔排列的順序。在課件的基礎上,筆者還制作了微課,向學生講解吹奏口琴的口型和姿勢。其二,通過微課告訴學生剛學口琴會有頭昏的感覺,這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用胸式呼吸法呼吸氣的。這種呼吸方法下儲存的氣量不夠,達不到吹奏口琴的要求。吹奏口琴必須學習掌握腹式呼吸法,氣沉丹田,集中腹中,具體來說就是呼吸氣時肚子一張一合。其三,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練習吹奏三個音“1 2 3”。筆者把這一系列課件和微課分享在班級企業微信群,提醒家長下載,給學生觀看并練習。在學生預學的基礎上,筆者在音樂課上讓學生談談是如何學會吹奏的,同時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學生交流,和他們合作探究,一起解決學習疑問。在集體交流時,有學生自告奮勇,說他已經學會用“1 2 3”這幾個簡單的音階吹奏出一首歌曲。筆者請這名學生為吹奏,并讓其他學生猜一猜是哪首歌曲。這名學生鼓起勇氣不太熟練地吹奏了《搖籃曲》,其他學生的熱情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回家自主學習吹奏。之前的樂器教學一般需要三個課時才能完成,如今一節課就可以完成,學生學習效率得到了提升。嘗到了翻轉課堂的“甜頭”之后,筆者積極把翻轉課堂教學應用于口琴的深度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吹奏,課堂上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班級樂器演奏的整體水平有了不小的進步。
(二)推介樂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
《鄉間的小路》是一首學生耳熟能詳的校園歌曲,教學這首歌曲時,課堂學習氣氛十分活躍。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富有活力、親切率真、悅耳動人,生動地再現了年輕人的生活,展現了青年學子的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和詩意情懷,深受不同時代學生的喜愛。和這首歌曲內容和主題相似的歌曲也不少,如《童年》《校園的早晨》等積極向上的兒童歌曲,受條件限制,不能向學生逐一推介。所以,筆者把一系列主題相似、風格相近歌曲的網絡播放地址以及產生背景制作成精美的課件,通過企業微信班級群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這些經典的校園歌曲。這樣的翻轉教學,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也有效促進了家庭間的親子互動交流。
(三)課件輔助,自主實踐,提高音樂欣賞實效
《小螺號》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伴奏音樂。在傳統音樂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自主探究,課堂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但是如果教師主導了學生的練習,則又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如何才能兼顧兩者呢?筆者在課前用軟件制作了一些打擊樂器的音效,并通過企業微信班級群分享給學生,伴著《小螺號》的優美樂曲,讓學生在音樂的啟迪下,自主選擇一種打擊樂器進行伴奏,同時請家長通過手機錄成音頻上傳到班級云空間。在音樂欣賞課上,筆者引導學生一起傾聽這些伴奏的音效,并通過軟件設置投票,讓學生為自己喜歡的伴奏投票。在此基礎上,筆者還用不同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伴奏是否和諧以及如何改進。這種基于翻轉課堂的音樂欣賞課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了解了許多節奏類型,知道了進行打擊樂器伴奏既要基于歌曲的旋律,還要基于樂曲的思想內容,選擇適合的伴奏類型。學生深刻明白,伴奏是一種渲染和點綴,是為了服務歌曲本身,不能喧賓奪主。
四、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反思及建議
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借助微課、課件等輔助資源引領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制作微課和課件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有一定要求,一些信息技術素養不高的老教師可能需要“外援”,這時學校音體美學科的新生代教師就是主要力量。所以實施翻轉課堂時,要發揮音樂教研組集體備課和合作教研的力量,鼓勵新老教師通力合作,分解任務,共建資源,共同開展音樂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微課、課件的制作上,還要精心考慮如何組織好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對音樂知識的內化和強化。此外,還要加強家校聯系,可通過在家長群的表揚和提醒激發學生課外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榜樣引導學生積極向上。與此同時,還要發揮家長的協作督促作用,讓家長帶領孩子在家自主學習音樂知識,促進翻轉課堂自主學習環節的有效落實,為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深度交流與思想內化打下堅實基礎。
不是所有的音樂內容和課型都可以應用翻轉課堂教學,不能為了翻轉而翻轉,要認真研讀教材,找到教學難點和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結合點,然后嘗試翻轉課堂。教師還要及時反思和改進,在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不斷反思和改進策略,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提升音樂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一年多的改革嘗試中,筆者發現翻轉課堂教學對幫助學生理解和突破音樂學習的重難點以及強化音樂技能大有裨益,且深受學生歡迎。最重要的是,學生在翻轉課堂的學習中,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要合理分配好各個課堂環節的時間,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安相存.翻轉課堂在小學音樂小樂器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導學,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