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汽車類專業主要服務于汽車后市場,是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為了改善并提高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水平,文章分析了素質教育的意義和作用、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汽車后市場; 素質教育;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automobile majors mainly serve the automobile aftermarket and are widely offer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automobil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automobil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utomobile aftermarket; quality education;
0、 引言
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依據汽車類專業學生的發展和汽車后市場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學生的身心潛能,注重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包含兩個目的:第一是讓學生成人;第二是讓學生成為符合汽車后市場需要的人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礎,成才是成人的升華[1]。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汽車后市場所需要的專業技術技能使學生成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有適應汽車后市場發展需要的社會人,讓學生成人。
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既是對汽車類專業學生個體素質結構的平衡、協調的教育,也是關乎汽車后市場健康、繁榮與發展的教育。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必須是與時俱進;素質教育的內涵、目標、方式方法等必須兼顧汽車后市場、學生、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需要。因此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它不是一成不變的。
1 、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為了適應我國汽車工業及汽車后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多高職院校都設置了汽車類專業,與汽車類專業相關的素質教育由此產生。多年來雖然有很多專家學者對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2]、目標[3]、方式方法[4]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不斷改善和提高了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但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并沒有受到真正的重視。筆者通過走訪學生、調研汽車后市場企業以及與同行的溝通,總結出當下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高職汽車類專業素質教育的現狀和目標存在較大差距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準確清晰地提出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以服務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5]。而實際情況是高職汽車類專業畢業生能夠留在汽車后市場就業的比率不足畢業生的三分之一。所謂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4S店、汽車修理企業、汽車配件相關產業、保險公司跟車險有關的崗位、物流企業、二手車等。筆者曾經走訪過南京地區的汽車修理企業及4S店調查了高職汽車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發現很多汽車維修企業情愿招學徒工、中職畢業生也不太愿意招聘高職汽車類專業畢業生,其原因是企業發現高職汽車類專業畢業生眼高手低,不好管理。南京斯巴魯4S店老總曾經向筆者反映該企業愿意培養優秀的高職汽車類專業畢業生,條件是學生成為該企業員工經過培養后對企業要忠誠,要留得住,因為企業培養人才也是要花很高的成本,通過培訓的學生跳槽對企業是人才的損失。另外筆者發現同一家汽車4S店每年都招聘大量的實習生,這就說明每年進入該汽車4S店的實習生留存率低,這既有4S店自身的原因,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學生原因。近幾年保險公司招聘高職汽修類畢業生像是海選,即使通過海選的學生也沒幾個能夠留得住。
上述高職汽車畢業生就業現狀與高職汽車類專業素質教育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造成教學資源、人才資源等的嚴重浪費。
1.2、 高職汽車類專業格外重視各級技能大賽
近幾年各高職汽車類專業積極參加各類汽車后市場的技能大賽,并為此出臺了相應的獎勵政策,這種獎勵政策既有針對老師的,也有針對參賽學生的。這樣的技能大賽分別由政府各級教育部門、交通部門、工會及團委、行業的、全國各大車企組織,每個季度都有技能大賽。各個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大多是提前一年備戰“國”字頭的技能大賽,提前一學期備戰其他層次的技能大賽。參賽的學生大都停課備戰參賽。如果選手獲得一、二、三等獎,落下的課程大都可以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考核,即使沒有獲獎也可以通過考核。參賽指導老師在參賽準備期間每天都要到校,有些學校會允許指導教師停課指導。指導教師參賽獲獎即可獲得豐厚的獎勵。指導國賽得獎的老師除了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和科研獎勵外,還可以獲得年終優秀教師獎、教學質量獎等獎項,有些高職院校直接兌現指導老師的職稱。參賽獲獎學生不但能夠獲得獎金、獎學金而且還可以獲得各種榮譽如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等。高職院校格外重視各級大賽的結果是個別老師特別注重比賽,影響了教授課程的積極性;參賽學生對除參賽培訓外其它課程缺乏學習興趣,這樣會影響參賽學生長遠的發展。
高職汽修類技能大賽是單一技能的比賽,并不涉及技能的創新。因為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參賽之前就知道比賽的項目、所用設備、比賽過程的流程。選手在準備期間只是反復地練習比賽過程;而且汽修類技能大賽往往是重疊的,不同層級的技能大賽賽項基本都是一樣的,這樣有些選手在校期間一直參加同一項目的技能大賽。好處是學校、指導老師、參賽學生都名利雙收,壞處是這部分參賽選手只熟練掌握了賽項的內容,忽視或錯過了在讀期間其他方面的學習與成長。多次調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類專業參賽獲獎選手的就業情況,只有30%-50%的獲獎選手在汽車后市場就業,其余的都改行了。原因就是這些在校參賽獲獎的學生沒有做好準備去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雖然參賽獲獎,但并不具備處理各種技術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用人單位對參賽獲獎學生的期望值高并給予了較高的薪酬,但是這些學生并不能滿足單位的期望。
1.3 、高職汽車類專業看重專業課程
我國高職院校基本都是由早期的中專院校升級而來,各高職院校自創建初始就一直在進行課程改革和建設。高職汽車類專業也是如此,高職汽車類專業的課程改革先后經歷了理實一體化、項目化、模塊化等階段;教學先后經歷了黑板、微課、翻轉課堂、信息化等階段。在教學和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幾種變化:一是專業課的教學課時增多,由早期的約500課時增長到現在約1000課時;同時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課時減少,由早期的400-500課時降至約150課時。二是專業課的課程數量增多,由早期的3、4門課到現在的10多門課;專業基礎課的課程數量減少,由早期的5、6門課減到現在的2門課。三是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在減少,部分在校期間學習的內容會反復學好幾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部分學生來自中職學校,這些學生普遍反映某些高職課程的內容難度和深度還不及中職所學課程。
高職汽車類專業不但要教授學生專業技能,而且還要教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以滿足學生后續發展的需要。從電視節目《大國工匠》中可以看到大國工匠除了鉆研技能,還利用業余時間不斷的自學其他知識。高職院校也要教授學生專業技能、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1.4 、高職汽車類專業文化素質教育目標定位有偏差
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如果定位不準確,會導致教育效果出現偏差。不同的高職院校對文化素質教育目標定位會有不同要求。現在高職汽車類專業強化外資品牌等國外文化,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有的高職汽車類專業文化素質教育完全是外資品牌的汽車文化。近年來,各高職汽車類專業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爭相推出奧迪班、寶馬班、保時捷班、上汽大眾班、豐田班等。從汽車文化的教材、品牌班級的宣傳海報看,這些品牌班在汽車文化教育方面只講相應品牌的汽車文化,基本不涉及中國品牌車企的汽車文化。這樣不符合建立文化自信的要求。另外還普遍存在品牌班的學生畢業后基本都無法到對應品牌外的汽車后市場工作。這種汽車文化素質教育具有排他性、缺乏兼容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是各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傳統文化活動少。各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活動往往是端午節時給學生發粽子,中秋節時給學生發月餅;其他的傳統節日基本沒有活動;但是西方的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愚人節會舉辦很多節日氣氛濃郁的活動。
1.5 、高職汽修類專業學生身體、心理素質教育方法不完善
高職汽修類學生除了具備當代大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外還有其特殊性,學生在上汽車專業課時,遇到復雜的機械結構及油路、電路組成時,感到又臟又難,無所適從。這種情況在經濟發達地區尤為嚴重,導致發達地區的汽車維修企業往往到貴州、云南、四川等經濟不發達地區招收學生。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通過調查得知很多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心中的理想學校和專業不是高職院校的汽車類專業,是被調劑到汽車類專業就讀的;這點從現在高職汽車類專業招生情況及大二時轉專業情況就可以看出。考入高職汽車專業的這些學生有的經歷了多次高考失敗,入校后目標感不強、學習動力不足;一些家庭比較富裕,感覺學得好壞無所謂;個別家長只求子女拿到一張文憑。有些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入學后不滿意就讀的學校或專業,心情沮喪,但又不得不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導致抗拒學習、拒絕為適應學習做出努力。這種抗拒情緒延長了入學適應期,表面上表現為不能適應學習,事實上是內心抗拒挑戰、拒絕適應。這不利于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開展。
面對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身體素質不高、入學適應期長等問題,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體育課程,但效果差強人意,高職院校身體和心理素質教育的方法還有待改善。學校應認識到心理學及體育教學是整體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教學環節、各門課程以及學校的校園活動要相互配合才能創造全面的素質教育氛圍。
2、 高職汽修類學生素質教育改進方法探索
素質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實施主體是學校和老師;要想提高素質教育必須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基于多年從事汽車類專業教學工作積累的經驗,提出以下5點建議。
2.1、 高職汽車類專業教師和管理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的主題教育,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具體到高職汽車類專業從業老師和管理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為汽車類專業學生謀劃未來,繁榮汽車類專業高職教育和汽車后市場。很多高職汽車類專業教室先后用過“理-實一體化教室”“項目化教室”“模塊化教室”等名稱,其實教室的設備變化不大。也先后按照“理-實一體化”“項目化”“模塊化”等編寫過教材,但由于教材編寫得比較匆促,難免會有不足的地方。高職汽車類專業教學改革需要反思、檢討。改革前需要認真調研汽車后市場的需求,分析學生具體情況,需要有沉下心來用較長時間做好改革的準備。
2.2、 鼓勵全體老師和學生參與到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中
目前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中,部分學生是普通家庭養出的“富二代”。這樣的學生可能會自私、自我;如果只給學生灌輸思想道德理論知識,由于缺少實踐,其教育效果收效甚微。更好的辦法是通過養成教育來改變學生,具體辦法是:(1)無論老師在校園內的路上、教學樓的通道、還是在校園外遇到有自己認識的學生不和自己打招呼時,老師要主動和學生打招呼并告知學生下次看到自己時要主動打招呼,就是要求老師一旦發現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要及時糾正,而且有必要反復的糾正;(2)呼吁表現較好的學生參與進來,遇到需要與老師、熟人打招呼,給老、弱、病、殘讓座的情況,鼓勵他們及時提醒有待提高的學生。這樣就將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踐行成為有專人督促的養成教育,教育效果明顯提升。
2.3、 在學生思想文化素質教育中要堅持文化自信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很多,絕大部分來自學校自主招生,這部分學生中很多只讀到高二;有的學生雖然參加過高考,經過備戰高考的磨練,但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有的學生是從中職學校升到高職學校;還有些學生通過注冊入學。高職學生的意志力、學習力有待提高。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往往是通過調劑的方法招進來的,對其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是指在進行文化素質教育時,一定要堅定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重。要充分認識到高職學生的意志力、學習力有待提高,更要系統地傳授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2.4 、通過“實戰”提升高職汽修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目前高職汽修學生基本都在大學三年級的第一學期末進入汽車后市場開始實習,實習的具體情況學校無法完全掌握。有些學生在實習單位一直打下手、洗車或者從事其他簡單的保養工作。這樣的實習經歷導致學生實習期間看不到希望,可能會徹底離開汽車后市場行業。
所謂“實戰”是以高職汽車專業的老師和設備為基礎,學校投入經費和場地組建一個汽車后市場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對外開展汽車銷售、維修、零配件、保險、二手車等相關業務,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培養學生為宗旨。讓專業的老師做師傅培養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在大二時利用課余時間進入“綜合體”進行“實戰”,其余的學生在大三第一學期末到“綜合體”進行實戰。并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安排學生在各個崗位的工作時間。這樣做的好處是:專業老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專業及職業能力,不會像4S店等單位那樣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使用,學生會從“實戰”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自己的專業和職業能力,真正實現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教學模式。
2.5、 從嚴管理與分層組班相結合
由于高職很多學生是注冊入學和自主單招入學的,他們在入學前已經參加工作或者離開學校一段時間了。對這部分學生的管理要有針對性。部分班級班長會主動要求嚴格管理班級,包括上課上交手機,嚴管課堂紀律等。這樣嚴格管理使教學效果有所改善。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學校要支持教師嚴格管理學生,教師要支持班干嚴格管理班級。
由于高職生源有多元化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能力、習慣差別較大。有想法、有理想、想學習的學生占少數。施行分層組班管理就是在學生進校一段時間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重新組班。這樣就會減少無原則地降低教學難度、改變考評規則的情況發生;讓學生覺得必須要好好學習、勤加練習才能通過考核。分層組班可以讓想好好學習的學生在學習氛圍良好的班級里學習,相對成績差一些的學生可以得到嚴格的管理,可以幫助大部分高職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都得到較大的提高。
3 、結語
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在順應國家和社會對高職素質教育的整體要求的同時,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素質教育也要滿足汽車后市場行業的需要。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汽車后市場將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職汽車類專業學校和教師應關注汽車后市場對人才素質要求的變化、關注生源的變化,及時且有效地調整素質教育的目標、方法和內涵,培養更多符合汽車后市場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形成汽車后市場和高職汽修類教育的良性互動,促進高職汽車類教育和汽車后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麗麗.高職“五化一體”職業素質教育模式的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4,(10)73-76.
[2]楊理連.高職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協同性分析——以天津職業大學素質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為例[J].職教論壇,2012,(24):56-58.
[3]魯偉.課程論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0):56-60.
[4]盧小平.高職院校素質教育課程方案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3):45-47.
[5]呂明,徐杏玉.成長的數據軌跡:高職學生素質教育與個人成長關系的個案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