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口和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兩大主題,人類不僅是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也是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和最終目的。了解人口數量、質量和結構現狀,分析人口因素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及現存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促進河南省經濟均衡發展。
關鍵詞: 經濟發展; 人口數量; 人口質量; 人口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但是,由于人口老齡化程度迅速提高、勞動力與就業崗位不匹配等問題,對我國傳統的人口政策提出嚴峻的挑戰。河南省人口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人口基數偏大,人口質量不高,影響河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特提出對策建議,以促進河南省經濟不斷發展。
一、建國以來河南省人口現狀
(一)人口總量規模龐大。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河南省積極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口規模得到一定控制。在計劃生育政策推行將近40年之后,河南省人口增長速度已經大大放緩。但不可否認,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戶籍人口最多的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是河南省。據最新統計結果表明,2019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為9,640萬人,總人口10,952萬人。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接近歐洲總人口的1/7,美國總人口的1/3。
(二)人口素質整體不高。
河南省人口規模龐大,人口基數大,但與之相對應的人口質量卻不是很高。河南省人口質量偏低,相較于其他人口大省來說處于劣勢。人口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高學歷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偏低。河南人口眾多,但相應的高等院校較少,每年招生人數有限,無法滿足升學需要。二是河南省城鎮人口在逐步增長,但城市人口素質還有待提高。河南城鎮化率在穩步提升,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拉低了城鎮人口的素質。在河南省的西部山區農村,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教育的相對落后,該地區的農村人口素質相較于其他地區來說比較低。
(三)人口結構不平衡。
河南省人口基數原本就龐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醫療保健的改善和人口壽命的延長,使得老年人口規模越來越大。河南省農村的老年人比較多,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我國人口老齡化規模大、速度快,河南省就屬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區。一般說來,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幅度明顯大于男性,女性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必然會拖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后腿。
二、人口因素制約河南省經濟發展原因分析
(一)勞動力結構不合理。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在一次經濟報告中提到中國的勞動力面臨的是長期過剩而不是不足。河南省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以上,總體來說是處于勞動力供給過剩的情況,但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河南省勞動力供給過剩主要是指低端勞動力供給過剩。由于人口基數龐大,相應的15~64歲之間的適齡勞動力人口總量也龐大。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河南省15~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總數為6,514萬,占同期河南省總人口的67.57%。可以說,河南省的勞動力供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一個充足甚至過剩的狀態,知識型技能型人才的供給則顯得不足,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的勞動力供給缺口一直較大,每年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都會面臨著或輕或重的用工荒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嚴重影響了河南省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二)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
隨著科學技術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人口質量不斷提升。河南省科技興豫的相關人力資源政策得到了切實的落實,但是人口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需要還存在著很大的不適應、不協調,人口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經濟發展。根據調查顯示,河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高學歷人才不多。這表明河南省在教育投入、接受教育觀念和氛圍等方面還遠遠不夠。
(三)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性別比失衡。
人口年齡結構問題表現為人口老齡化問題和撫養比上升問題。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河南省人口增長過快導致進入21世紀后老齡人口較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河南省總人口數比重較大,老齡化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部分縣市由于年輕勞動力的外出,老齡人口比重更高。最新的統計顯示,河南省老齡化率已達9%以上。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河南省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一方面河南省的撫養壓力很大,自2005年以來,河南省總撫養比相對穩定,少兒撫養比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口的撫養比明顯上升,到2014年時已經達到了8.8%。河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到2020年,河南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總量將達到1,500萬人。人口的老齡化將對河南省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據統計,河南省的男女性別比例失調較為嚴重。河南由于歷史的和傳統觀念的原因,一直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男性一直多于女性,近年來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有關部門的大力宣傳,使得這一思想有所轉變,但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現狀會持續較長時間。
三、人口因素促進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人口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制度、政策和體制等方面提出優化解決的方案,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提高人口質量,推動人口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合理利用勞動力資源。
近兩年全面二胎政策推動實施,然而短時間內對于經濟和人口發展的影響作用不大。人口出生率、公眾生育意愿等短時間內變化不大,但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是科學的,也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它是為了更好地改善發展現狀而實施的,是解決發展矛盾的重要手段。隨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完善,針對人口發展帶來的影響制定更多的措施,從而防止或降低負面的影響。合理控制人口數量,制定更加完善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質量,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是新形勢下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于人口和經濟產生的影響,只有不斷完善和健全相應體制機制,才能更好地推動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實,促進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更加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的人口政策調整,一次是1980年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一次是目前實行的全面二胎政策。全面二胎政策對保持經濟繼續發展起支撐作用,為保障勞動人口數量注入活力,是減緩老齡化的應對政策。由于從出生到進入勞動力市場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從短期來看,新生兒的出生會消耗大量的社會資源,但一旦進入勞動力市場后,在長期內對經濟增長有著促進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現階段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是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適時之舉,也是必然的選擇。
(二)加大投入,提高人口質量。
出生人口素質影響著千萬家庭,也影響著民族的未來,我們要積極倡導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河南省應大力發展教育,加強對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是教育提升的物質基礎,所以必須加強對教育的投入。牢固樹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意識,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基礎教育。提高人口質量是一件非常長遠的事情,任重而道遠。
針對河南省高素質人才短缺情況,建立吸引并且能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使引進的人才落得了地,留得住。目前,河南省優質高校資源有限,尤其是相對于這樣一個人口大省來講,人均教育資源偏少。因此,河南省要努力爭取國家的支持,爭取更多的教育扶持政策,提高高校的錄取率,建立完善的貧困助學優惠政策,讓每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為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三)大力發展養老事業,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
不要持續唱衰老齡化抑制經濟增長的悲觀論調,而是應制定積極應對老齡化問題的政策。河南省老年人口多,人口老齡化已經制約經濟發展,因贍養老人而引發的一系列矛盾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政府和社會不能因問題難以解決就不去面對,而應該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一方面積極應對老齡化問題,需要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穩步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加強養老服務、康復和醫療服務等,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市場提供商業化服務為主體的養老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醫療服務和完善舒適的養老服務,為廣大老年人創建一個良好舒心的養老居住環境,提高老年人衛生保健服務,讓他們有了健康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另一方面深入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農村和城市養老保險統籌兼顧,推動養老事業多樣化發展。
四、總結
人口因素對河南省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充足的勞動力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在人口質量方面,高素質人口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而高端行業卻嚴重缺乏高素質人才;在人口結構方面,老齡化問題嚴重,社會需贍養老齡人口增加,青壯年負擔過重也影響著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勞動力就業率和優化人口制度,以推動河南省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淼.基于經濟學視角下對開放二胎政策的分析[J].中國市場,2014(52).
[2]高博文.人口老齡化視闕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20(04).